用公关思维去做
品牌营销会产生不一样的碰撞哦,上海品牌营销策划公司带你看看如何用公关的思维去做品牌营销。
广告与公关融合在一起,并共同进化到以社交媒体为核心的社会化营销,共同做同一件事情。公关思维下的营销策略,会更宽。并不是所有品牌都需要TVC或广告投放解决问题。当然,TVC也可以成为公关信息下的形式感。
公关分为两部分工作,一部分是自己说,一部分是让别人来说。
先说品牌自己说的部分,官方回应,声明,道歉这些都是被迫的,谁没事发声明玩啊。自己说带动品牌建设也分两部分:
一是重要场合的官方发言,比如发布会,小米开发布会就一个关键词叫价格厚道,很多时候一场发布会只流传一页PPT,就算是 一场成功的发布会。比如上市敲钟,这是一个品牌的高光时刻,也是一次好的营销机会,一次上市活动能传达一句话,就是一次好的营销。
最经典的是阿里上市,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。这句话是不是策划好的,我们无从求证,但我猜测以阿里的公关水平,不至于是随意发挥的。比如瑞幸咖啡上市时,主要是发布了咖啡宣言。
二是重大媒体投放,也就是广告人要做的那摊事时,这也是一次好的公关营销机会。我们做广告也是为了传递信息,也是为了跟消费者讲话。
为什么现在的大多数广告都成了小透明,都无效了?我个人觉得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品牌在自说自话,缺乏沟通力,缺乏行动感。如果在广告中加入公关思维,结果可能会不太一样。
比如去年最经典的Nike广告《Dream Crazy》,那只广告用了很多伟大的运动员出境,但用了被禁赛的运动员科林配音并出境,由于科林的出现引发巨大舆论,甚至遭到特朗普批评。但与此同时,它成为去年最好的广告,成为最好的原因,是由科林背后的故事,与Nike所坚定的价值观。
这就是广告里的公关思维,在中国应该出现更多这样的广告,当然不仅仅正有关政治。此前纽约时报的广告《真相难寻》,同样是公关思维的广告,也获得多座戛纳金狮。创意技巧不足以支撑起更强壮的观点,营销必须有所表达。
公关更重要的是让别人说,很多时候自己说也是为了让别人说,比如品牌定调就是让别人说。大多数人觉得,就是找媒体发稿,这不是公关的主要工作吗,各种媒体老师都认识,让他们说什么就会说什么。
今天还有多少人看企业新闻稿?没人看了。
在当下,让别人说是个更复杂个精巧的工作,什么时候,在什么节点,找什么人,在什么地方 ,以什么方式讲出来。讲出来之后如何传播,如何跟进,如何深挖,如何证言,最终如何定调,这是个复杂的谋略问题。
做了这多复杂的工作,最后可能就是为了传播一句话,而一句话可能会改变大众对品牌的认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