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重新定义烧烤调味的“原始”与“高级”
一、品牌定位:切割红海市场的“野蛮生长”逻辑
1.市场痛点与机会
同质化严重:市面80%烧烤料为“孜然+辣椒”基础组合,缺乏记忆点。
价值感缺失:廉价塑料包装+配方雷同,难以支撑中高端消费场景。
文化空白:烧烤被简单归类为“路边摊饮食”,缺乏品牌化叙事。
2.核心定位:原始风味×现代科学
品牌主张:“唤醒食物野性DNA”
拒绝“工业感”调味,强调原始香料配比(如非洲猴面包树粉、喜马拉雅岩盐)。
通过分子料理技术提纯风味(如低温萃取烟熏因子,香气留存提升50%)。
人群锚定:
硬核食肉族(2535岁男性,追求“粗粝感”味觉体验)
精致露营党(3045岁中产,需要“出片率高”的社交货币型产品)
3.差异化竞争三角模型
维度 | 传统品牌 | 野性法则 |
风味 | 单一香辛料堆砌 | 三层风味架构(基底野性+中段爆发+尾韵回甘) |
体验 | 功能导向 | 狩猎仪式感(开包装如“解禁猎物”的撕拉设计) |
文化 | 无故事 | 原始崇拜美学(图腾/火焰/兽牙符号体系) |
二、包装设计:用“野蛮美学”重构货架注意力
1.视觉暴力:从“调味料”到“图腾道具”
主视觉符号:兽齿撕裂痕(包装开口处模切齿痕,强化撕扯快感)
色彩霸权:
核心系列:血红色(Pantone191663TPX)+碳黑色(金属油墨印刷)
限量系列:矿物蓝(原始矿石质感)+骨白色(哑光磨砂触感)
信息分级:
一级信息:风味强度标尺(如“野性指数:★★★☆”)
二级信息:香料溯源地图(如“云南野生花椒·海拔2200m”)
2.结构创新:让包装成为“烧烤仪式”的一部分
专利设计1:火焰形瓶盖(倒置即变身为烧烤刷,解决户外工具缺失痛点)
专利设计2:温度感应标签(遇热65℃以上浮现“最佳食用时机”提示)
环保彩蛋:包装内层可撕下作为引火纸(100%植物纤维,点燃无异味)
3.产品线视觉体系
系列 | 核心符号 | 功能附加 |
原始咆哮(重口味) | 剑齿虎图腾 | 瓶盖集成研磨器 |
隐秘狩猎(低盐健康) | 鹿角纹路 | 可穿戴式挂绳设计 |
篝火实验室(创意风味) | 燃烧粒子动态码 | AR扫描触发烧烤教程 |
三、品牌传播:用“野性冲突”制造社交裂变
1.高记忆点Campaign
事件1:“城市狩猎计划”
在CBD投放“兽笼冰箱”(扫码解锁限量调料,包装含GPS可追踪“猎物位置”)。
事件2:“烧烤叛徒实验室”
联名米其林主厨推出“违反常识”配方(如“草莓+黑胡椒烤羊排”)。
2.包装即媒介
NFC芯片植入:扫描获取“野性值测试”(生成个人烧烤人格报告)。
盲文挑衅文案:如“你敢挑战Level3野性吗?”(刺激UGC传播)。
四、执行关键:用“原始感”反杀“工业精致”
技术壁垒:与中科院香料研究所合作建立风味数据库。
渠道策略:
线下:优先入驻精品超市生鲜区(与牛排、红酒组成场景货架)。
线上:抖音“野性烧烤挑战赛”(用包装设计作为参赛道具)。
结论:
美御小编认为不要为调味料而设计调味料,而是一套“现代人对抗文明规训的味觉武器”。通过将时尚符号基因注入产品设计,在功能性之上构建文化鄙视链——让消费者因选择“野性法则”而自我标榜为“味觉冒险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