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国家统计农业品牌局云南调查组发布的数据显示,新中国成立70年来,云南省农业品牌发展迅速,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,实现了粮食生产从长期短缺到长期短缺的历史。
数据显示,201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8.6054吨,是1949年374万吨的4.9倍,年均增长2.4吨。
新中国成立以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云南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,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。 2016年,云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2%,比1978年的27.5%提高了24.5个百分点。 粮食单产从1949年的101.94公斤提高到2018年的297.12公斤/亩,几乎翻了一番。
随着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,农业供给侧改革效果显著。 近年来,云南粮食产量居全国第十四位,烟草、花卉、咖啡、核桃等作物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,糖、茶面积居全国第二位。 截至2017年底,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169.21多万公顷,比1949年增加70.5公顷。 经济作农业品牌物播种面积262.159多万公顷,比1949年增加了5倍以上,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远高于粮食作物。 在粮食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不断巩固的同时,经济作物发展迅速,种植业结构更加合理,农民收入不断增加。
新中国成立初期,云南畜牧业生产基础农业品牌薄弱,主要以家庭养猪为主。1949年,全省生猪2.7248多万头,羊2.051多万头。 70年来,云南在整个畜牧业生产中坚持稳定完善的政策,依靠科技进步,注重经济效益,每农业品牌年都有新的发展。
2018年,全省生猪30.5553多万头,是1949年的11.2倍。 12.6885,是1949的6.2倍。 这是1978年度的1.5倍。 生猪出农业品牌栏率达126%,除自给自足外,还有大量销往省外,云南已进入全国畜牧业生产大省和生猪生产大省,极大地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。